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煤勘单位钻探施工技术

2020-01-29 11:131230
 摘 要:我国煤勘单位钻探施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通过对煤勘钻探复杂地层分类、钻探工艺、方法和现状阐述分析,指出了当前煤勘单位钻探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新方法推广应用及技术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煤勘单位;钻探技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煤勘单位钻探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从煤炭等各种固体矿床的勘探施工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已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水资源、地热资源、煤层气、浅层油气、水井的勘探、施工、成井及水上勘探施工等技术,但在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垂直钻井技术、高温高压及复杂地层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分支井技术、难动用储量高效开发技术、气体(气雾)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深水钻井技术和装备以及电驱动深井钻机等先进钻井装备研制、配套等方面还落后国外先进水平。
在装备方面,目前钻探设备的数量及其先进程度,无法满足勘探开发及外部市场开拓的需要。钻机配置欠合理,标准化程度较低。固井设备和海上钻探平台设备滞后,而且深水平台缺乏。测量仪器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高温、高压测量、电磁波测量等方面也刚刚起步。
如何满足老区勘探开发,进一步提高完井固井质量,加快钻井速度,降低勘探成本,如何满足国内外探区错综复杂的地质条件,应用钻井新技术快速安全钻达目的层位,如何加快钻井装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存有不小差距。
1 复杂煤岩地质条件分类
根据钻探施工特点及地质情况,把复杂煤岩地层分为以下几类:
(1)松散破碎地层:主要包括松散破碎和硬、脆、碎破碎地层。较为典型的有胶结性很差的砂石和石灰岩组成的二叠纪地层,这种地层含有大量的砂岩,部分地区存在泥岩、砂岩和砾岩以及部分卵石。受钻具振动碰撞和泥浆冲蚀作用,钻探钻孔易发生坍塌、漏失、超径等事故。
(2)水敏性地层:主要包括水化松散、水化剥落、水化膨胀和水化溶蚀煤系地层。
(3)漏、涌水地层:这类地层钻探施工护孔堵漏难度极大,漏失分大、中、小漏;涌水地层一般涌水量为10~50 m3/h。煤系地层硅质胶结,灰岩多破碎,且研磨性大,构造裂隙较发育,稳定性较差,透水性强,地下水丰富,承压水力大,钻孔缩径或涌水时有发生。
2 钻探方法与设备
2.1 钻进方法
岩石按硬度的大小分为四类十二级;按研磨性的强弱分为三类:弱研磨性、中研磨性、强研磨性; 按完整程度分为三类:完整、较完整、破碎。具体工作中需根据岩石可钻性、研磨性、完整程度选择磨料和钻进方法。1~6级和部分7级岩石可选用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钻进;4 ~12 级岩石可选用金刚石回转钻进;7~12级岩石也可选用钢粒钻进;6~8级岩石可选用硬质合金冲击回转钻进;6~12级可选用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
2.2 钻孔结构
钻孔结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钻井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特别是对于复杂地层区的钻井作业。因此,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及地质任务,钻井深度,孔径,钻孔方法,保护措施和设备,并选择合理的孔径,变径深度和配合,套管程序。在以往经验之上,宜充分借鉴油气井井身结构,优化钻孔结构。
2.3 钻探设备
根据钻探地质任务及要求,钻孔的设计深度、角度、结构,钻遇地层岩性,选择合理的钻探设备。钻探附属设备也应充分考虑各个作业环节的需要,尽量保证设备的多功用和功率储备。
3 钻进工艺
3.1 钻进方法
解放初期,我国煤田钻探主要采用普通硬质合金和铁砂、钢粒分层钻进工艺,其主要弊端就是效率低、质量差、事故多。为解决上述问题,上世纪60年代末煤田系统开始了人造金刚石、金刚石钻头的研制与金刚石钻进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80年代开展了绳索取心钻进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以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技术为主导,多种工艺相结合”的钻探工作方法。并逐渐发展了空气泡沫钻进、潜孔锤钻进、反循环钻进、受控定向钻进、大口径水文水井、地热井成井、石油丛式井钻进、水平井钻进技术以及非开挖钻进工法等。
3.2 钻孔结构
为适应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工艺,传统煤田勘探钻孔结构设计较为越简单,且尽量一径到底或减少换径次数。但钻进风险随着勘探深度增加而加大,单一钻孔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工程所需。为避免孔内事故并便于孔内事故的处理,就需适当留足孔径的级配。由于水井、煤层气井及盐井等具有一定生产性质,在钻孔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其地质目的,也需考虑其后续工业生产。
3.3 钻进参数
传统钻进参数主要包括转速、钻压和冲洗液量。这些参数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钻进参数是由钻进工艺方法决定,例如空气钻进的主要参数则是转速、钻压、风压和风量等。而根本上决定钻进参数的则是钻遇地层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并与钻孔的深度、直径、结构,设备性能,钻头类型、参数,冲洗液类型等紧密相关。在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应用钻压、转速、泵量和泵压,才能获得最佳的钻进技术经济指标。
4 值得强调的问题
4.1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使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
4.2 加强新方法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应用工作包括宣传,现场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这些环节的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所需的时间,影响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为了取得好成绩,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因为研发单位通常只是从本单位的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应用,而项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需要一个全局和长远的考虑。
4.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钻探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其影响的因素很多,除地层、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外,施工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根据自身状况结合地质、地层特点。选择设备、工艺,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能否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都会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钻探技术管理人员经常深入一线,及时指导,同时要对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下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闯题做出超前安排,避免被动局面。
结束语:
今后的地质勘探队伍将会少而精,但其科技含量只会更高、更新,更讲求经济效益。矿种勘探的界限将会模糊,地质勘探市场将会重新划分。作为煤炭地质钻探技术工作,一是要继续完善、提高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技术。并把多种钻进工艺的设施不断配套、优化,发挥其优势。二是要充分借鉴石油钻井技术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把主导钻进技术与多种钻进工艺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以获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三是要积极加大对钻进中难点、难题的研究与攻关,特别是针对煤层气、页岩气钻井技术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和试验,加大技术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期更好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业界首例!中国煤科联合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联合神东煤炭集团、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华为公司圆满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充分体现了井下场景低频+大上行5G方案的先进性,对探索5G+智能矿山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4564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瞄准“国字号”!湖州驰骋科技新赛道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机床切削工况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传感器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举行。该项目主要针对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与磨损补偿难题,突破传感器内嵌集成封装、刀具状态辨识解算、磨损原位高精度补偿等关键技术,为我国高端装备绿色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手段与依托。

0评论2023-06-30627

权威发布!“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
6月27日在江苏永钢召开的“2023(第十六届)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就“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进行发布与解读!

0评论2023-06-29558

技术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亟待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化智能开采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引导之下,煤炭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将会有效地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行业生产带来明显价值。1政策助推产业应用形成巨大市场蓝海“煤矿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是大势所趋。

0评论2023-06-082406

王保利研究员——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的排头兵
王保利,研究员,博士,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炭地质及环境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能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外聘导师。主

0评论2023-06-072117

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彬长矿区首部DSJ14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研制成功
近日,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首部自主研制的DSJ140/300/4×63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工作,这标志着该中心成功步入大型煤矿机电设备制造行列,加工制造能力再上新的台阶。该输送机即将作为彬长矿区首部无基础顺槽输送机在小庄矿“安家落户”,其设计总长3100m,搭载4台630kW永磁变频调速一体机作为核心驱动

0评论2023-06-062103